一、研究方向
主要开展粮食作物(小麦、水稻、玉米等)重要污染物的风险监测、风险评估、风险形成机制研究,研发粮食全产业链管控关键技术、产品及标准体系,开展区域特色谷物营养品质提升研究。
1.粮油质量安全风险监测评估 开展粮食作物质量安全风险因子监测与评估,解析危害形成机制,研发检测和预警新技术,为粮食质量安全精准监管提供技术支撑;
2.粮油质量安全管控 研发覆盖粮食全产业链的污染物管控技术、产品与标准体系,并在粮食主产区、加工企业等开展示范应用;
3.粮油产品品质提升 聚焦区域特色谷物(中弱筋小麦、优良食味水稻、藜麦等),开展营养品质组分挖掘、功能鉴定及评价,研发针对特定人群健康需求的特膳谷物产品。
二、团队成员
团队首席:徐剑宏,研究员,副所长,博士生导师。
近年来主要从事粮油质量安全研究,构建产毒镰刀菌及其拮抗菌和毒素降解菌的菌种资源库,在毒素降解菌利用及其降解机制方面展开了大量原创性探索工作。南京农业大学、江苏大学、江苏海洋大学研究生导师,国家粮油作物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创新团队一级岗位科学家。近5年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2项、牵头主持江苏省农业自主创新重大项目2项、主持农业农村部和江苏省小麦质量安全风险评估项目5项,作为任务负责人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地区重点项目、国家转基因重大专项、973项目、农业公益性行业专项等,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论文32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2项,获得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三等奖1项,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二等奖1项。
荣誉首席:史建荣,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重点从事粮油质量安全研究相关工作,在镰刀菌毒素的检验检测、发生风险、污染分布、种群生态、产毒机理、全程管控等有较为深入和系统的研究。曾任江苏省、科技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食品质量安全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常务副主任,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与标准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南京)中心主任,农业农村部农产加工品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南京)常务副主任。任江苏大学、南非夸祖鲁-纳塔尔大学博导,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技创新联盟副理事长,国家认监委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国家级评审员。连续多年主持农业农村部国家小麦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专项、国家粮食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省粮油产品质量安全专项风险监测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转基因重大专项课题。近5年发表真菌毒素相关论文60余篇,SCI收录4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6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二等奖1项、农业农村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特聘研究员:
Yin-Won Lee 院特聘研究员、“外专百人计划”引进专家
三、创新成果
1.小麦镰刀菌毒素污染风险形成机制及管控技术研究应用取得重大突破针对我国小麦镰刀菌毒素污染的产业桎梏,团队持续监测与评估污染风险,从菌群水平、产毒调控机制和预测预警等方面开展风险形成机制研究;在阐明风险形成机制和明确关键控制环节的基础上,明确关键控制点,研发有针对性的高效降解和控制技术。构建了从田间到加工的全程管控技术体系,在河南、山东、江苏、安徽、湖北、四川等小麦主产区及面粉加工企业等进行了推广应用,取得了重大突破性进展。形成的小麦收获期质量安全风险防控指导建议被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采纳并发布;形成的小麦扬花期用药指导建议被国家农药主管部门采信,加快了毒素精准防控农药的产业化,发挥了很好的科技服务引领和示范作用,为农业监管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2020年,农业优质绿色农产品生产病虫害防控技术被列入江苏省农业重大推广技术,形成了国家农业行业标准“小麦镰刀菌毒素管控技术规范”,并在我省及全国小麦主产区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为保障人民生命健康、推动产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做出了贡献。2020年主持申报的 “小麦镰刀菌毒素污染风险形成机制及管控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获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参与2018年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2021年神农二等奖2项。
2.近年来围绕粮油质量安全相关研究主持国家及省部级重大项目100余项 团队是农业农村部国家小麦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专项的牵头单位,连续多年主持国家粮食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省粮油产品质量安全专项风险监测项目,主持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转基因重大专项课题等重大科研项目。2020年团队与“一带一路”国家埃及开展战略合作,主持的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E0206000)围绕粮食产业链真菌毒素污染,开展监测预警和控制技术集成与应用。
3.团队不断拓展并创新科技服务思路,多方位支撑产业发展 围绕粮油产品重要风险因子,研发精准高通量、快速无损检测技术,研制镰刀菌毒素的标准物质宏量制备技术,从源头打破国外垄断。2020年“农产品中风险因子分析检测技术方法的建立与应用”项目荣获江苏分析测试科学技术特等奖和第十三届中国农药工业协会技术创新奖二等奖,邢宇俊博士入选江苏省科技创新服务业“百优人才”。在转基因重大专项的持续资助下,团队建立了转基因抗病、抗旱小麦环境安全评价技术体系并对转基因抗病、抗旱小麦开展环境安全评价研究,经过多年、多点评价,明确了转基因抗黄花叶病小麦N12-1和转基因抗旱小麦MG176等对生物多样性无显著影响;同时积极开展转基因检测新技术研究,建立了基于LAMP和RPA技术的转基因快速检测方法。相关的检测评价技术体系及方法的建立推动了转基因小麦产业化进程。
四、服务内容
1.粮油风险因子(生物毒素等)、营养品质检测与评价
2.真菌毒素标准物质制备
3.转基因组分检测、转基因农作物环境安全评价
4.粮油产品认证服务及技术指导
5.粮食污染物全程管控技术体系应用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