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当前,关于蔬菜选购和安全消费的几点建议

发布时间:2020-02-24 15:43 作者:梁颖 阅读:
分享:

疫情当前,尽量减少外出活动,好个人防护,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民以食为天”,蔬菜在我国居民日常饮食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对人体健康及免疫力起着重要作用。与粮油、米面等食品相比,大部分蔬菜水分含量高,具有易腐、不耐贮存的特性。在疫情防控关键时期,应尽可能少外出采买,尽可能保障饮食营养摄入,从而增强机体免疫力,以下为几点建议:

蔬菜选购品种多样化:外出采买或者网上订购,在保证量的同时,蔬菜品种应尽量多样化。品种多样化既指蔬菜种类的多样化,包括叶类蔬菜(青菜、白菜等)、瓜果类蔬菜(辣椒、西葫芦等)、花类蔬菜(西兰花、花菜等)、根茎类蔬菜(萝卜、洋葱等),同时也指蔬菜颜色的多样化,包括绿色蔬菜(芹菜、黄瓜等)、紫色蔬菜(紫甘蓝、紫茄等)、白色蔬菜(白萝卜、茭白等)、黄色蔬菜(南瓜、胡萝卜等)、红色蔬菜(西红柿、甜椒等)等。蔬菜选购的多样化,有助于饮食营养均衡摄入。

蔬菜原状态低温贮存:蔬菜采收后依然在进行着呼吸作用和能量消耗,容易萎蔫、变质、腐烂。合理采取一定措施,可以延长蔬菜的保鲜贮存期。首先,检查蔬菜是否有腐烂的叶片或者部位,是否有划伤或者压伤等伤害,如有,取出单独处理,尽早食用;其次,保持蔬菜的原状态,不清洗,不切分,用吸水纸包裹,放入有孔的保鲜袋中,冰箱4度冷藏;土豆、红薯、洋葱、南瓜等部分蔬菜不易变质,可不放入冰箱,摆放于阴凉干燥处即可。

食用次序有讲究:鉴于不同种类蔬菜的特性不同,建议首先食用叶类蔬菜,搭配瓜果类蔬菜,其次食用瓜果类蔬菜,搭配花类蔬菜;再次食用根茎类蔬菜;放于常温环境中的蔬菜可根据其新鲜程度较晚食用。

在目前疫情依然十分严峻的情况下,建议居民1-2周甚至更长时间外出采买或者网上订购蔬菜一次,在保证营养均衡摄入的同时,减少病毒接触风险以及快递人员负担,为疫情早日结束贡献一分力量。


【打印此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