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至28日,第二届长三角农产品质量安全国际研讨会成功在南京举办。论坛聚焦长三角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共性难题,旨在促进国际与区域合作,推动区域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技术水平提升。
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司副司长方晓华,长三角农产品质量安全创新联盟理事长、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赵志辉,我院副院长孙洪武出席会议并致辞。质量安全所主要负责人主持会议。来自上海市农科院、浙江省农科院、安徽省农科院、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农科院、中国水稻研究所、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安徽农业大学、江苏省家禽研究所等10余家单位,以及来自南非、比利时、马来西亚、新西兰、巴基斯坦、韩国等国家130余名专家代表参会。
孙洪武在致辞中对国内外与会专家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此次会议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跨区域协同创新指示的行动,对提升区域农产品质量安全、强化科技支撑意义重大。他强调,本次会议既是分享成果、碰撞思想的学术平台,也是汇聚力量、展示成就的重要窗口。我院将珍惜此次机会,认真学习借鉴各位专家的真知灼见,积极拓展合作,争取为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方晓华代表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司祝贺会议召开,她充分肯定了长三角区域三省一市的科研院所、高校、企业,通过整合资源,协同创新,为解决制约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区域共性技术难题做出的积极贡献。她强调,当前全国农安形势向好,但仍有“老大难”问题,希望“十五五”期间,长三角发挥优势,进一步聚焦农产品质量安全关键技术的研发攻关、标准的研究创制、绿色优质技术模式的创新推广、区域联合创新机制的总结提炼方面开展深入研究。
赵志辉表示,长三角农产品质量安全创新联盟自2017年成立以来,通过组织学术研讨会、联合承担区域项目,为推动区域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发挥了重要作用。未来,将持续以联盟为纽带聚焦长三角地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关键问题开展联合攻关,助力长三角地区率先建成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标杆区域。
会议期间,多位国内外顶尖专家、青年学者带来精彩报告。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钱永忠研究员、世界科学院副院长、南非西北大学 Olubukola Oluranti Babalola 教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赵多勇研究员分别作《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技需求与重点》《气候变化驱动曲霉菌毒素污染:非洲玉米安全、粮食安全与人类健康面临的挑战》《新疆特色农产品产地溯源研究》特邀专题报告;比利时天主教鲁汶大学 Anne Legrève 教授、比利时健康研究院 Pierre Becker 高级科学家、Emmanuel Tangni 高级科学家,马来西亚国立大学 Nurul Aqilah Mohd Zaini 高级讲师、Norlida Mat Daud 高级讲师,巴基斯坦信德省农场畜牧和渔业厅 Abdul Aziz Bukero 农业干事等 20 位专家学者,围绕生物技术在食品安全应用、真菌毒素检测与预警、耐药病原菌防控、农产品产地溯源与真实性判别、农产品品质智能评价与调控等主题作大会报告,分享最新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
会议的成功举办,不仅加强了国内外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域的交流互动,推动了长三角区域该领域的科技创新与合作,更显著提升了我院在农产品质量安全学科的行业影响力,为长三角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本次研讨会由我院联合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共同主办,长三角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技创新联盟、我院质量安全所、江苏省食品质量安全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与标准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南京)、农业农村部农药残留检测重点实验室共同承办。







